SSD / 固態硬碟
-
十銓科技發表與主機板大廠華擎合作推出Phantom Gaming聯名款,RGB記憶體及RGB固態硬碟
全球記憶體領導品牌十銓科技,今日公開發表與主機板大廠華擎攜手合作推出的Phantom Gaming聯名款RGB固態硬碟與RGB記憶體,兩款皆經過華擎Phantom Gaming認證及嚴格測試,兩款產品燈效皆能與主機板同步,亦於2019 CES正式亮相。 T-FORCE DELTA Phantom Gaming RGB SSD(5V)存取效能全面進化,讓電腦規格輕鬆升級; T-FORCEXCALIBUR Phantom Gaming RGB發光記憶體使用高品質原廠顆粒,且具吸睛奪目的120度廣角炫彩發光範圍,輕鬆超頻的功能也成為電競玩家們的首荐。 T-FORCE DELTA Phantom Gaming RGB SSD(5V)除了融入Phantom Gaming元素設計,獨自散發的冷傲魅力中伴隨著霸氣。除了具有變化性的絢麗混彩燈效,更具備每秒560MB以上的極速讀取速度,並適用於具有5V ADD接口的主機板,高至1T的大容量讓消費者迅速升級整體效能。DELTA Phantom Gaming RGB SSD(5V)內建的智慧演算法機制及平均抹寫區塊技術可確保運作效率及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性,支援Windows TRIM優化指令更加速傳輸寫入效能。採用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強調耐用且防震,為資料提供堅固的全面防護。 T-FORCE XCALIBUR Phantom Gaming RGB發光記憶體經由華擎Phantom Gaming認證及嚴格測試,此款聯名設計宛有利刀般的輪廓,墨黑的散熱片 隱約反映出熠熠光澤,搭配頂端全幅式120°超廣角耀眼奪目發光區並且能與主機板同步的RGB燈效激爆電競選手們的感官。除了採用品質優異的原廠顆粒確保穩定性與相容性,支援Intel XMP 2.0一鍵超頻讓消費費者輕鬆體驗超頻的快感。卓越的效能表現讓選手們在電競戰場上如虎添翼、百戰百勝。
-
十銓T-FORCE DELTA S RGB DDR4-3200 16GB套裝 feat. DELTA S RGB 250GB實測開箱,TUF Gaming Alliance認證炫彩超頻記憶體模組與固態硬碟!
2018年的Teamgroup真的很努力,可以從先前6月的Computex看到所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範圍涵蓋了電競記憶體領域、固態硬碟SSD以及隨身碟等,除了前陣子推出的XCALIBUR RGB DDR4王者之劍系列外,獲得iF大賞的新版本Night Hawk Legend RGB DDR4夜鷹璀璨金也正式推出到玩家的需求點上,這次要介紹的則是囊括了與ASUS嚴格測試與認證的TUF Gaming Alliance及RGB燈效於一身的兩款認證聯名版產品─DELTA S TUF Gaming RGB SSD、DELTA TUF Gaming RGB DDR4。 先來瞧瞧固態硬碟的部分,這款T-Force Delta S TUF Gaming RGB SSD顧名思義,是屬於TUF Gaming系列的認證聯名款版本,算是Teamgroup十銓科技承繼先前推出業界首款RGB SSD的創舉之後,再次推出的後續版本,當然特別之處就在於是與主機板大廠ASUS聯名推出的版本,所以得先經過TUF Gaming Alliance嚴格測試與認證,並且融入TUF Gaming Alliance獨特的軍規迷彩風格設計,搭配上Teamgroup自家最優異的SSD RGB燈效特色,一舉打造出最強的電競固態硬碟版本。 那就來開箱看看吧,先從外觀上來看一下這款SSD就可以發現官方做了許多的用心,ASUS的TUF Gaming Alliance認證Logo當然是一定要特別標示上去的。 打開彩盒就可以看到內容物是怎樣了,看看安穩置放在中央的這款SSD,一旁還提供有專用的12V RGB轉接線材,SSD正面除了有TUF Gaming Alliance x Delta S聯名款的標示外,整體也具備了迷彩風格的圖騰設計,外觀尺寸為100x69.85x9.5mm(LxWxH),屬於2.5吋SSD規格,RGB燈效區則是目前業界最高發光佔比面積5:3設計,搭配1680萬RGB燈色顯示,可透過採用的12V RGB接頭與主機板連接(5-Pin轉Micro USB接頭),若採用的是ASUS主機板更能夠直接燈光效果同步(支援ASUS AURA Sync),透果軟體調校多樣變化,整體性的燈效表現更佳。 根據官方的規格說明,這款T-Force Delta S TUF Gaming RGB SSD內建有智慧演算法管理機制,如空間回收功能可確保運作效率、平均抹寫區塊技術與自動錯誤校正功能可以提升資料傳輸的可靠性,並支援SMART技術與TRIM優化指令,可有效監控硬碟狀態並在相容作業系統上發揮最高效能,而NCQ優化存取控制技術更能加速高速固態硬碟的傳輸與寫入效能,並有效減緩效能下降與耗損與延長使用壽命;至於讀寫速度部分也提供560/500 MB/s的高速讀寫(1TB版本為560/510 MB/s),IOPS讀寫也有90K/80K(4K Random),以SATA 3介面來說已經算是相當快的,而MTBF為100萬小時,相信可以提供玩家一定的耐用性。 另一款同樣也經過認證的則是接續之前推出的VULCAN TUF Gaming Alliance DDR4電競超頻記憶體之後,新推出同樣經過ASUS認證的TUF Gaming版本,而且是有具備RGB燈效的版本。先來開箱瞧瞧真正的面貌吧! 這款隸屬於聯名款版本中的T-Force Delta TUF Gaming RGB記憶體,同樣也是電競系列的版本,也經過了ASUS TUF Gaming Alliance嚴格測試與認證,並融合獨特的部隊軍規迷彩風格,從外觀上可以看到與先前的VULCAN TUF Gaming版本類似都採用了不對稱設計,並且以一體成型的幾何線條來構築成簡約俐落的散熱片,整體呈現出工藝與美學完美結合的新藝術立體風格。 在散熱方面也透過外觀散熱片的表面凹凸紋路來增加散熱總面積,讓採用的高效熱傳導鋁合金散熱模組可以達成更有效的冷卻效果,提供整體記憶體運作的穩定性,而且內部採用的是十銓科技用心嚴選的高品質記憶體顆粒,確保玩家在品質、效能、穩定與相容性上面的完美運作,搭配上120度超廣角全彩可變式同步燈效,讓玩家可以擁有絕佳的超頻RGB電競記憶體模組。 Delta TUF Gaming RGB電競超頻記憶體可以支援Teamgroup專屬開發的T-Force Blitz軟體來達到控制燈效的變化,目前提供多達8種的內建燈光模式,另外也可以透過ASUS Aura Sync軟體來控制燈效表現與同步燈光效果,玩家也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手動調整設定,打造自我風格的電競創造燈效表現;目前韌體內有預設有DDR4-2400、2666、2933以及3200頻率,並支援XMP 2.0與一鍵超頻等特色,提供有8GB、16GB、8GBx2與16GBx2等容量與工作電壓1.2V(2400/2666)、1.35V(2933/3200),而且同樣也是終身保固。 把這兩款TUF Gaming認證的SSD與DDR4都開箱之後,接著就是來上機實測了,為了對應TUF Gaming,所以當然也找了ASUS的認證主機板來做搭配;這次的測試平台採用了AMD Ryzen 7 2700X、ASUS TUF X470-Plus Gaming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2070來作平台建置,搭配上這兩款主角,相信在效能表現上可以有不錯的成績。 首先可以看到在CPU-Z下的偵測,認證是AMD Ryzen 7 2700X以及ASUS TUF X470-Plus Gaming無誤,另外,也可以從CPU-Z的Memory與SPD看到有關記憶體的部分;固態硬碟SSD則是可以從CrystalDiskInfo中看到相關的偵測訊息,工作溫度為48度C。接著就來一一透過測試軟體做效能檢證吧! SSD的部分先透過CrystalDiskMark來測測看,從實測的數據可以看到讀寫速度有565.3、515.9 MB/s的表現,比起官方的公布數據還要高一些些。 透過ATTO可以看到最高的成績表現落在讀寫540、505.26 MB/s,從16KB之後的效能數據就相當穩定,雖然與官方的數據稍有落差,讀取部分最高只有540MB/s,但寫入速度則是有超過官方的500MB/s。 在AS SSD實測方面,讀寫為532.59、497.80 MB/s,其他的IOPS與Copy檔案複製及Compression的部分,也都算在SATA 6Gb/s的標準表現內。 這裡的讀寫測試為532.78、489.02 MB/s,也是稍微低於官方標準,但以SATA 6Gb/s的SSD版本來說,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AJA的測試設定為1920x1080 10bit RGB,實測數據可以看到讀寫成績為533.2、500.9 MB/s,相較前面的測試數據來說,也算不錯的成績。 換到TxBENCH的部分則是可以看到讀寫表現有565.233、521.154 MB/s,跟CrystalDiskMark一樣測出有超過官方數據的成績,以2.5吋搭配SATA 6Gb/s的架構來說,已經是蠻高的效能表現了。 這邊另外提供了採用IsMyHdOK這套測試軟體的成績做為玩家的參考,一共可測試4種模式,測試長短時間也有差異,可以看到短期測試與長時間測試的效能略有些差異,但整體表現來說都有讀取500 MB/s與寫入460 MB/s以上的成績,算是比較真實的效能反應。 這裡也透過AIDA64來看一下SSD的線性讀取以及DDR4-3200的Cache & Memory選項中的效能表現為何;從SSD的線性表現都有維持在533MB/s以上來說,SSD的表現可以得到驗證,至於記憶體的部分則是看看Cache & Memory的成績就不難發現讀寫高達48546、47484 MB/s的確蠻厲害的喔。 順便也使用這款MaxxMEM來測一下TUF Gaming RGB的記憶體是否有比較厲害;從數據上可以看到讀寫有28465、29163 MB/s的表現,Copy的成績倒是達到32862 MB/s的高分,不過,如果可以提升CL時序從現有16變成14的話,相信表現應該有望再向上攀升。(另一款Night Hawk Legend的時序更低、效能表現應該同平台下會更優異) 除了效能的表現極為優異之外,當然主要具備的RGB特色也是不可少的,可對應主機板的燈光效果同步與支援ASUS AURA Sync燈效軟體,都讓這兩款TUF Gaming版本的產品更具另一番電競風格,實際的燈效表現如何,這裡也透過幾張燈效截圖來體現一二,只能說整體平台搭配起來,想不擁有個人電競風格特色也很難啊~ 在看過了這兩款經過ASUS認證的TUF Gaming系列SSD與DDR4記憶體之後,有沒有也很想擁有的感覺呢?如果想要讓RGB電競風格與眾不同、並且還能延續到2.5吋SSD的區塊,那Delta RGB系列的多款產品就是玩家的好選擇,若是想要搶搭流行酷炫的電競炫彩效果,那這款經過TUF Gaming 的RGB DDR4電競記憶體更是不可或缺的搭配好物,不論是玩家想要對應Intel或AMD平台使用都沒問題,當然這款聯名版本如果可以用在ASUS TUF Gaming主機板上的話是最搭配的了,看看直接安裝在主機板上頭的整體燈效表現,超幻彩炫光、相當迷人。 玩家如果打算跟隨ASUS TUF Gaming軍規迷彩風格,創造屬於自我風格的獨特RGB電競特色,那不妨趁著新年新氣象的最佳時機,趕快下手選購、打造2019新機體驗正是時候。 廠商名稱:Teamgroup十銓科技 廠商網址:www.teamgroupinc.com 廠商電話:0800-821-688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實測開箱,高效能與高耐寫量專業級固態硬碟!
Intel於2012年和Micron合作,共同開發推出新一代儲存媒體,有別於當時熱門的NAND Flash,其選用的是PCM(phase-change memory)技術,2015年時兩家公司研發的新儲存媒體「3D XPoint」正式問世,號稱速度和寫入壽命都比NAND Flash快1000倍。 目前Micron採用該技術的品牌系列名稱為QuantX,而Intel則是以Optane作為系列名,但兩者目前僅Intel有走入一般消費市場,這次小編要開箱測試的是其中的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另外還有380GB、960GB和1.5TB版本。 Intel Optane SSD 905P,乃是Intel Optane SSD 900P的加強版,兩者皆是採用20nm製程3D XPoint作為儲存媒體,為Intel推動進入消費級市場的3D XPoint SSD。然而,目前由於報價過於昂貴,僅有高階玩家市場與企業級市場能接受這樣的價格。 Intel Optane SSD 900P,研發代號為Mansion Beach,循序讀取速度:2500MB/Sec,循序寫入速度:2000MB/Sec,隨機讀取IO速度:550000 IOPS,隨機寫入IO速度:550000 IOPS,讀寫電源功耗:14W,閒置電源功耗:5W。耐用度上面,DWPD則達到每日4顆SSD全容量寫入能力,TBW達到8760TB。共推出HHHL、U.2版本,推有280GB、480GB版本,被人詬病容量太小,儲存空間不夠使用,且價格過於昂貴,保固期為5年保固。 Intel官方價格: (1)Intel Optane SSD 900P 280GB報價:美金389元(折合台幣12,085元) (2)Intel Optane SSD 900P 480GB報價: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8,610元) ※調查日期:2018年12月05日 Intel Optane SSD 905P,研發代號為Mansion Beach,循序讀取速度:2600MB/Sec,循序寫入速度:2200MB/Sec,隨機讀取IO速度:575000 IOPS,隨機寫入IO速度:550000 IOPS,讀寫電源功耗:12.8W,閒置電源功耗:3.3W。耐用度上面,DWPD則達到每日4顆SSD全容量寫入能力,TBW達到8760TB。共推出HHHL、M.2與U.2規格版本,不僅在循序讀寫速度上面更快,IO讀寫次數提昇,且電源功耗也較為省電,推有380GB、480GB、960GB與1.5TB版本,保固期為5年保固。 Intel官方價格: (1)Intel Optane SSD 905P 380GB報價:美金499元(折合台幣15,500元) (2)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報價: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8,610元) (3)Intel Optane SSD 905P 960GB報價:美金1,299元(折合台幣40,360元) (4)Intel Optane SSD 905P 1.5TB報價:美金2,199元(折合台幣68,320元) ※調查日期:2018年12月05日 目前市售,玩家普遍認為最高階的M.2 SSD,是MLC SSD版本Samsung SSD 970 Pro,這是因為他的讀寫性能與IO速度表現非常不錯,且總寫入資料量,512GB版本,TBW達到600TB,1TB版本,TBW達到1200TB。 Samsung SSD 970 Pro 512GB,循序讀取速度:3500MB/Sec,循序寫入速度:2300MB/Sec,隨機讀取IO速度:370000 IOPS,隨機寫入IO速度:500000 IOPS,讀寫電源功耗:8.5W,閒置電源功耗:5.2W。耐用度上面,TBW達到600TB。Samsung SSD 970 Pro 1TB,循序讀取速度:3500MB/Sec,循序寫入速度:2700MB/Sec,隨機讀取IO速度:500000 IOPS,隨機寫入IO速度:500000 IOPS,讀寫電源功耗:8.5W,閒置電源功耗:5.7W。耐用度上面,TBW達到1200TB。 仔細比較了耐用度規格,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的總寫入資料量,TBW達到8760TB,Samsung SSD 970 Pro 512GB的總寫入資料量,TBW達到600TB。不難發現,耐用度超越同容量MLC SSD版本Samsung SSD 970 Pro,總寫入資料量超越SLC SSD規格。 整體來說,Intel Optane SSD 900P與Intel Optane SSD 905P是耐用度非常強悍的固態硬碟。 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的外盒設計十分簡潔,正面僅放上Optane品牌名,並註明是SSD 9系列,右下方打上容量大小,內盒以禮盒式的包裝配上親膚材質,非常有質感。盒內除了SSD本身以外,另有固定用螺絲、說明書以及U.2轉M.2連接線,該連接線同時具備一SATA接頭,以便為SSD提供電源。 這是開箱的,則是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U.2版本,型號為SSDPE21D480GA。 實際來看看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外型上整體黑色設計讓質感加分不少,並且在正面直接打上Intel Optane SSD 905P字樣,強化產品形象。SSD正反兩面的金屬外殼採用了獨特的多剖溝設計與柱狀鰭片來協助散熱,目的是為了降低SSD長期使用或重度使用下,過熱造成降速的問題。(蠻像早期的迅猛龍硬碟的做法) 150克的小體積也讓組裝上非常方便,甚至作為行動硬碟要隨身攜帶也OK!但唯一的問題是,其本身採用U.2介面,雖然有提供U.2轉M.2的連接線,但又同時需要SATA接頭提供電源,因此,無法為筆電帶來擴充性,僅能適用於桌機上。 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在官方的表定規格上,顯示讀寫速度可高達2600 MB/s和2200 MB/s,隨機讀取和寫入更是可以分別達575000 IOPS和550000 IOPS,表現驚人。 此外,採用3D XPoint的關係,使得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的寫入壽命也十分良好,可做為需要密集寫入檔案的產品,從官方數據上來看,以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版本為例,耐寫量高達8.76 PBW,一般常見的SSD都還在TBW等級附近(1PB = 1000 TB),再加上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提供五年保固,耐用度與售後服務的保障都不用擔心。 接下來我們將以常見的測試軟體跑分,實際測試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的速度表現,從結果的各類數據中可以發現,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在讀寫速度上幾乎都突破官方表定速度,高效率的隨機讀取和寫入速度也同樣突破官方規格,速度表現上非常優秀。 在一般使用上,Intel提供Intel SSD Toolbox方便使用時進行檢測、韌體升級,以及Secure Erase和System Tuner調整等功能,方便一般使用者可以快速了解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的即時狀況。 Intel Optane SSD 905P的話,目前台北光華商場還沒開始販售。市場上,台灣市場僅有販售舊款Intel Optane SSD 900P。 美國市場的話,newegg最新報價: (1)Intel Optane SSD 905P 380GB報價:美金499.99元(折合台幣:15,535元) (2)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報價:美金509.99元(折合台幣:15,845元) (3)Intel Optane SSD 905P 960GB報價:美金1149.00元(折合台幣:35,700元) (4)Intel Optane SSD 905P 1.5TB報價:美金2133.76元(折合台幣:66.295元) ※調查日期:2018年12月05日 高讀寫速度和耐寫度的部分當然是表現優異,如果要挑缺點,只能是在價格問題上了。在目前TLC、QLC SSD的市場下,1TB TLC架構SSD已經可壓在萬元以內,QLC架構SSD更是便宜(目前各廠商也都陸續推出新版本、價格也是更加誘人),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的性價比相較之下就顯得比較不足,雖然隸屬消費市場的最強版本之一,但實際賣價上面還是比較令一般玩家卻步。 不過,在一連串的使用和測試心得下,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不負Intel Optane盛名,採用3D XPoint的緣故,讀寫速度在各測試軟體中,幾乎都突破官方表定的讀寫速度,尤其在隨機讀取方面更是讀寫都突破官方表定IOPS,都飆上近60萬IOPS大關,性能表現優異。除此之外,該SSD還具備8.76 PBW的超高耐寫量和5年保固,Intel表明了就是這五年內Intel Optane SSD 905P 480GB可以隨便玩家操,但仍能維持該有的效能表現。假如玩家口袋夠深,願意砸點錢來試試的話,確實是能把這顆無論是讀寫表現還是使用壽命都令人滿意的SSD帶回家使用。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Crucial P1 1T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平價級固態硬碟!
隸屬於美光(Micron Technology)旗下且致力於提供儲存升級方案的世界級領導品牌 Crucial,秉持追求創新的精神,近期推出首款搭載 NVMe PCIe 技術的 Crucial P1 SSD,此款 PC 儲存裝置採用 Micron 先進的 QLC 技術,提供更快、更大、更親民的選擇。除此之外,Crucial 於今年陸續推出 MX500、BX500 SSD,加上最新 P1 SSD 系列,誓言要滿足各類消費者在不同應用上的多元需求。 Crucial 再度推出全新系列 P1 NVMe SSD,容量選擇高達 1TB,搭載 Micron QLC NAND 技術,並享有 5 年有限保固,為其 SSD 組合再添生力軍。P1 SSD 優異的效能大幅領先同級產品,經 PCMark 8 benchmarks 測試,此固態硬碟在混合模式輸出可達 565MB/s,總分達 5,084,遙遙領先所有同價格級距1之 SSD。P1 SSD 的循序讀取/寫入速度高達 2,000/1,700 MB/s,搭配獨特 SLC 快取的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創造堅不可摧的效能。 此硬碟平均壽命(MTTF)為 180 萬小時,耐用性可達 200TB 總位元寫入量,運作時的平均耗電量為 100mW,對消費者而言,依舊是可靠、高效能、物超所值的選擇。 易於安裝始終是 Crucial 最著名的服務,Crucial® SSD 安裝指南 提供簡單明瞭的安裝步驟說明與影片、Acronis True Image HD 軟體 讓使用者能夠快速、輕鬆地完成資料移轉。再者,Crucial 自家開發的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 軟體工具,能讓使用者輕鬆查看設備已使用的儲存容量(GB)、下載最新的韌體,或針對需求選擇適用的硬碟,強化電腦運作效能。 接下來我們將實際以各式跑分軟體進行讀寫速度測試,以了解Crucial P1 SSD在日常的實際表現如何,這裡我們也以Intel Core i7-8700K配上ASRock Z370 Taichi主機板做為測試平台。 Crucial近年不斷擴張SSD產品組合,今年初推出MX500系列,提供2.5吋及M.2型規格尺寸,獲得消費者極高的評價;9月推出的BX500主打電腦必備效能,專為有每日運算需求的使用者而設計,提供2.5吋的規格及20GB、240GB和480GB的容量選擇,具備最高達 540/500 MB/s 的連續讀取/寫入速度,兼顧性能與容量,其高度的性價比在眾多同等級產品中脫穎而出。 如今適逢Crucial慶祝22周年,推出首款NVMe M.2介面的Crucial P1 SSD,採用QLC NAND架構,在同樣高性價比、優質讀寫速度的前提下,作為一般民眾日常的使用考量來說,官網定價500GB版本僅109.99美元、1TB更是只要219.99美元,雖然台灣尚未釋出官方價格,但現在市價只要不到6000台幣的價格就能把高速M.2 SSD輕鬆帶回家,的確是一款超優質的SSD選擇方案。 廠商名稱:美光科技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Western Digital持續在企業級硬碟領域領先,新推出的15TB Ultrastar DC HC620硬碟運用SMR技術提升磁碟密度,為橫向擴展(Scale-Out)的雲端環境和企業資料中心提供更優化總整體擁有成本(TCO)
Western Digital宣布推出業界最高容量的15TB Ultrastar DC HC620 Host-Managed SMR 硬碟,展現其在企業級儲存解決方案上,持續領先優勢及領導地位。Ultrastar DC HC620具備超高容量,對已投資並享有疊瓦式磁紀錄(SMR)技術優勢的現有客戶來說,可採納置入各自產品加速上市。 Western Digital產品行銷副總裁Eyal Bek表示:「數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成長,許多超大規模和雲端儲存客戶意識到工作負載將逐漸轉向連續寫入數據形式。在此狀況下,客戶皆可透過採納SMR硬碟,來降低總整體擁有成本(TCO),和最大化容量來優化其基礎架構。」Eyal Bek進一步指出:「採用Western Digital最高容量的SMR儲存解決方案,客戶的投資不僅能立即發揮完整價值,也適用於未來世代的SMR技術提升的磁碟密度,並持續優化基礎架構。」 Ultrastar 15TB Host-Managed SMR硬碟產品定位適合超大規模雲端和傳統資料中心工作負載應用,包括大型影像監控的「智慧城市」計畫、符合法規遵循的儲存資料與大數據(Big Data)儲存,為總整體擁有成本建立了新指標。Western Digital能提供全球密度最高的伺服器和儲存系統解決方案,以採用15TB硬碟組成全滿的4U60硬碟機架平台為例,未格式化(RAW)儲存容量高達900T;相較於採用14TB硬碟的組合,每個4U機架平台可多出60TB容量。在數據規模往上擴展(at-scale)的環境下,空間面積、每TB價格、每平方英尺儲存容量(TB),以及每TB瓦數功耗都至關重要,因此省下的總整體擁有成本就相當可觀。 15TB的企業級Ultrastar DC HC620 Host-Managed SMR硬碟,採用Western Digital的HelioSeal技術,乃屬業界首創14TB SMR硬碟系列的延伸產品,也再度寫下業界第一的紀錄並延續了Western Digital為市場提供最高容量企業級硬碟的領域領先。Ultrastar DC HC620目前已開始針對特定顧客寄送驗證樣品,並於第四季底全面上市。 新Ultrastar DC HC620 HDD產品進一步擴大了Western Digital企業級儲存解決方案,其他產品包括高效能NVMe SSD裝置、創新的HelioSeal企業級硬碟,還有SAS和SATA SSD。本公司資料中心系統產品則包括ActiveScale、IntelliFlash、OpenFlex,以及Ultrastar儲存伺服器和平台。
-
美光推出首款NVMe介面之QLC SSD,提供5年保固,記者會現場直擊
隸屬於美光 Micron Technology 旗下且致力於提供儲存升級方案的世界級領導品牌 Crucial,始終秉持追求創新的精神,不斷超越自我、促進產業革新,喜逢品牌成立 22 週年,今(23)日舉辦新品發表記者會,推出首款搭載 NVMe PCIe 技術的 Crucial P1 SSD,此款 PC 儲存裝置採用 Micron 先進的 QLC 技術,提供更快、更大、更親民的選擇。除此之外,Crucial 於今年陸續推出 MX500、BX500 SSD,加上最新 P1 SSD 系列,誓言要滿足各類消費者在不同應用上的多元需求。 Crucial 近年不斷擴張 SSD 產品組合,年初推出 MX500 系列,提供 2.5 吋及 M.2 型規格尺寸,獲得消費者極高的評價;上個月推出的 BX500 主打電腦必備效能,專為有每日運算需求的使用者而設計,提供 2.5 吋的規格及120GB、240GB和480GB的容量選擇,具備最高達 540/500 MB/s 的連續讀取/寫入速度,兼顧性能與容量,其高度的性價比在眾多同等級產品中脫穎而出。 今日,Crucial 再度推出全新系列 P1 NVMe SSD,容量選擇高達 1TB,搭載 Micron QLC NAND 技術,並享有 5 年有限保固,為其 SSD 組合再添生力軍。P1 SSD 優異的效能大幅領先同級產品,經 PCMark 8 benchmarks 測試,此固態硬碟在混合模式輸出可達 565MB/s,總分達 5,084,遙遙領先所有同價格級距之 SSD。P1 SSD 的循序讀取/寫入速度高達 2,000/1,700 MB/s,搭配獨特 SLC 快取的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創造堅不可摧的效能。此硬碟平均壽命(MTTF)為 180 萬小時,耐用性可達 200TB 總位元寫入量,運作時的平均耗電量為 100mW,對消費者而言,依舊是可靠、高效能、物超所值的選擇。 「我們生產製造 SSD 已有 10 年歷史,並見證著這些年來在運算需求上的劇烈改變。」Micron 消費者產品群副總裁兼總經理 Teresa Kelley 表示:「時至今日,系統速度與儲存容量的重要性前所未見。因此我們專注於客戶的實際運算需求,打造出效能、容量和功能一次到位的 Crucial P1 SSD,以經濟實惠的價格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 此外,易於安裝始終是 Crucial 最著名的服務,Crucial SSD 安裝指南 提供簡單明瞭的安裝步驟說明與影片、Acronis True Image HD 軟體 讓使用者能夠快速、輕鬆地完成資料移轉。再者,Crucial 自家開發的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 軟體工具,能讓使用者輕鬆查看設備已使用的儲存容量(GB)、下載最新的韌體,或針對需求選擇適用的硬碟,強化電腦運作效能。 做為全球最大快閃儲存記憶體製造商之一 Micron 的旗下品牌, Crucial 以近40 年的專家品質和工程創新為後盾,生產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記憶體和儲存技術。經由數千小時的 Micron 發行前驗證測試與數十次的 SSD 品質鑒定測試,Crucial P1 SSD 現已加入長期榮獲多項獲獎肯定的 Crucial SSD 行列,可透過 Crucial.com 與特定全球合作夥伴立刻選購,並享有 5 年有限保固。欲獲得更多資訊,請造訪 crucial.com/ssd。 • 運用 NVMe PCIe 介面,提供更快、更大、更親民的產品選擇 • 透過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提升日常程序運算速度 • 提供 500GB與1TB容量選擇 • 5 年有限保固支援 進階功能: P1 SSD 提供一系列的其它優勢,包括: • 透過多步驟資料完整性算法提供資料遺失防護 • 內建過熱監控工具,防止發生過熱 • 透過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提升寫入速度 • RAIN 技術能在元件層級保護資料 • 相較於傳統硬碟快了 300% • 提高電池壽命,能源效率是傳統硬碟的 45 倍以上 • 採用 Micron 3D NAND 和 40 年經驗的記憶體和儲存技術 • 提供 3 年有限保固 進階功能 BX500 提供一系列的其它優勢,包括: • 透過多重資料完整性演算 (Multistep Data Integrity Algorithm) 防止資料遺失。 • 透過過熱保護 (Adaptive Thermal Monitoring) 功能以避免過熱。 • 透過動態寫入加速 (Dynamic Write Acceleration) 技術加快寫入速度。 正由於美光 Micron Technology 旗下Crucial至今剛好滿22週年,這次舉辦之新品發表會,主力產品為P1 SSD,是美光首款採用QLC NAND技術的NVMe SSD,採用M.2 2280規格,提供絕佳性價比,讓使用者不需要花許多錢,就能擁有高容量且具備優秀的效能的高速NVMe SSD!為自己的電競電腦提升整體效能。 Crucial P1 SSD雖說採用QLC NAND,美光表示此SSD在出廠時,皆已通過嚴苛的測試,可確保產品運作的品質與耐久性,且美光敢提供5年保固,就表示P1 SSD的品質經得起考驗。此外,玩家比較在意的散熱問題方面,P1 SSD (500GB、1TB)在設計上,便採用單面佈線,可將發熱源集中在單面,搭配新一代主機板紛紛提供M.2散熱片設計,可有效將廢熱帶走。 此外,這次另外發表之BX500的超值SATA SSD,是主打初學者與升級市場,採用3D TLC NAND技術,目前具有120GB/240GB/480GB等容量可供選擇。由於一般消費者希望以更低的價錢買到更高容量的SSD,在市面上雖然有不少便宜的SSD可以買到,但品質方面則令人擔憂。BX500 SSD的出現,就是要讓消費者以超優惠的價格,買到一級大廠品質的SSD,同時還提供3年保固,讓消費者能夠安心的升級他們的筆電、桌機,來提升系統整體效能表現。 以下就是本次新品發表會的現場直擊!
-
儲存應用需求多元化 Crucial 擴張產品線再推新SSD,P1 SSD 搭載全新NVMe PCIe 技術 以最實惠的價格全面提升電腦效能
隸屬於美光 Micron Technology 旗下且致力於提供儲存升級方案的世界級領導品牌 Crucial,始終秉持追求創新的精神,不斷超越自我、促進產業革新,喜逢品牌成立 22 週年,今(23)日舉辦新品發表記者會,推出首款搭載 NVMe PCIe 技術的 Crucial P1 SSD,此款 PC 儲存裝置採用 Micron 先進的 QLC 技術,提供更快、更大、更親民的選擇。除此之外,Crucial 於今年陸續推出 MX500、BX500 SSD,加上最新 P1 SSD 系列,誓言要滿足各類消費者在不同應用上的多元需求。 Crucial 近年不斷擴張 SSD 產品組合,年初推出 MX500 系列,提供 2.5 吋及 M.2 型規格尺寸,獲得消費者極高的評價;上個月推出的 BX500 主打電腦必備效能,專為有每日運算需求的使用者而設計,提供 2.5 吋的規格及120GB、240GB和480GB的容量選擇,具備最高達 540/500 MB/s 的連續讀取/寫入速度,兼顧性能與容量,其高度的性價比在眾多同等級產品中脫穎而出。 今日,Crucial 再度推出全新系列 P1 NVMe SSD,容量選擇高達 1TB,搭載 Micron QLC NAND 技術,並享有 5 年有限保固,為其 SSD 組合再添生力軍。P1 SSD 優異的效能大幅領先同級產品,經 PCMark 8 benchmarks 測試,此固態硬碟在混合模式輸出可達 565MB/s,總分達 5,084,遙遙領先所有同價格級距1之 SSD。P1 SSD 的循序讀取/寫入速度高達 2,000/1,700 MB/s2,搭配獨特 SLC 快取的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創造堅不可摧的效能。 此硬碟平均壽命(MTTF)為 180 萬小時,耐用性可達 200TB 總位元寫入量,運作時的平均耗電量為 100mW,對消費者而言,依舊是可靠、高效能、物超所值的選擇。 「我們生產製造 SSD 已有 10 年歷史,並見證著這些年來在運算需求上的劇烈改變。」Micron 消費者產品群副總裁兼總經理 Teresa Kelley 表示:「時至今日,系統速度與儲存容量的重要性前所未見。因此我們專注於客戶的實際運算需求,打造出效能、容量和功能一次到位的 Crucial P1 SSD,以經濟實惠的價格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 此外,易於安裝始終是 Crucial 最著名的服務,Crucial® SSD 安裝指南 提供簡單明瞭的安裝步驟說明與影片、Acronis True Image HD 軟體 讓使用者能夠快速、輕鬆地完成資料移轉。再者,Crucial 自家開發的 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 軟體工具,能讓使用者輕鬆查看設備已使用的儲存容量(GB)、下載最新的韌體,或針對需求選擇適用的硬碟,強化電腦運作效能。 做為全球最大快閃儲存記憶體製造商之一 Micron 的旗下品牌, Crucial 以近40 年的專家品質和工程創新為後盾,生產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記憶體和儲存技術。經由數千小時的 Micron 發行前驗證測試與數十次的 SSD 品質鑒定測試,Crucial P1 SSD 現已加入長期榮獲多項獲獎肯定的 Crucial SSD 行列,可透過 Crucial.com 與特定全球合作夥伴立刻選購,並享有 5 年有限保固。欲獲得更多資訊,請造訪 crucial.com/ssd。 • 運用 NVMe PCIe 介面,提供更快、更大、更親民的產品選擇 • 透過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提升日常程序運算速度 • 提供 500GB與1TB容量選擇3 • 5 年有限保固4支援 P1 SSD 提供一系列的其它優勢,包括: • 透過多步驟資料完整性算法提供資料遺失防護 • 內建過熱監控工具,防止發生過熱 • 透過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提升寫入速度 • RAIN 技術能在元件層級保護資料 • 相較於傳統硬碟快了 300% 5 • 提高電池壽命,能源效率是傳統硬碟的 45 倍以上6 • 採用 Micron 3D NAND 和 40 年經驗的記憶體和儲存技術 • 提供 3 年有限保固7 BX500 提供一系列的其它優勢,包括: • 透過多重資料完整性演算 (Multistep Data Integrity Algorithm) 防止資料遺失。 • 透過過熱保護 (Adaptive Thermal Monitoring) 功能以避免過熱。 • 透過動態寫入加速 (Dynamic Write Acceleration) 技術加快寫入速度。
-
Micron 擴張 Crucial 儲存方案 推出 P1 NVMe 固態硬碟,P1 NVMe SSD 可快速讀取遊戲、應用程式、檔案及資料內容
隸屬於美光 Micron Technology 旗下消費者記憶體與儲存升級方案之領導品牌 Crucial ,今日正式推出 Crucial P1 SSD ,此款 PC 儲存裝置採用 NVMe PCIe 介面與 Micron 先進的 QLC 技術,提供速度更快、容量更大且價格親民的選擇,為可靠、高效能、經濟實惠,且獲獎無數的Crucial SSD 組合再添生力軍。 Crucial P1 SSD 大幅領先同級產品,提供優異的效能。經 PCMark 8 benchmarks 測試,此固態硬碟在混合模式輸出可達 565MB/s,總分達 5,084,遙遙領先所有同價格級距1之 SSD。P1 的循序讀取/寫入速度高達 2,000/1,700 MB/s2,搭配獨特 SLC 快取的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創造堅不可摧的效能。此硬碟平均壽命(MTTF)為 180 萬小時,耐用性可達 200TB 總位元寫入量,運作時的平均耗電量為 100mW。 Crucial P1 SSD 提供最高達 1TB 的容量選擇,搭載 Micron QLC NAND 技術,並享有 5 年有限保固。QLC NAND 可在每個 NAND 單元內儲存 4 個位元,使得傳統硬碟和快閃儲存間價格差距縮小,因此能以更經濟實惠的價格提升產品的速度與容量。 「在過去一年半間,我們一直都用 Crucial SSD 打造我們的電競設備。」FNATIC 首席電競長 Patrik Sattermon 表示,「全新的 P1 NVMe 硬碟執行速度令人印象深刻,我們很期待能在開機速度與遊戲讀取上獲得進一步提升。加上現今部分遊戲需近 100GB 的儲存空間,新 P1 SSD 提供的額外容量份外受用。我們很期待在 FNATIC 團隊的系統中加入此系列固態硬碟。」 「我們生產製造 SSD 已有 10 年歷史,並見證著這些年來在運算需求上的劇烈改變。」Micron 消費者產品群副總裁兼總經理 Teresa Kelley 表示:「時至今日,系統速度與儲存容量的重要性前所未見。因此我們專注於客戶的實際運算需求,打造出效能、容量和功能一次到位的 Crucial P1 SSD,以經濟實惠的價格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 Crucial SSD 安裝指南提供簡單明瞭的安裝步驟說明與影片,並有 Acronis True Image HD 軟體讓您快速、輕鬆地完成資料移轉。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 軟體工具則能提供使用者查看儲存(GB)用量、下載最新韌體、並提升硬碟效能。 • 運用 NVMe PCIe 介面,提供更快、更大、更親民的產品選擇 • 透過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提升日常程序運算速度 • 提供 500GB與1TB容量選擇3 • 5 年有限保固4支援 P1 SSD 提供一系列的其它優勢,包括: • 透過多步驟資料完整性算法提供資料遺失防護 • 內建過熱監控工具,防止發生過熱 • 透過混合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提升寫入速度 • RAIN 技術能在元件層級保護資料 做為全球最大快閃儲存記憶體製造商之一 Micron 的旗下品牌, Crucial 以近40 年的專家品質和工程創新為後盾,生產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記憶體和儲存技術。經由數千小時的 Micron 發行前驗證測試與數十次的 SSD 品質鑒定測試,Crucial P1 SSD 現已加入長期榮獲多項獲獎肯定的 Crucial SSD 行列,可透過 Crucial.com 與特定全球合作夥伴立刻選購,並享有 5 年有限保固。欲獲得更多資訊,請造訪 crucial.com/ssd。 1結果根據 2018 年 10 月之 PCMark 8 Storage 2.0 benchmark 測試所得。透過 CrystalDiskMark 測量輸出與頻寬,v6.0.1 測試系統:Gigabyte GA-Z170X Ultra Gaming, Intel Core i5, 32GB Ballistix DRAM, Windows 10 Pro x64。結果依不同電腦系統與測試環境而有所差異。 2一般的 I/O 效能數據是使用 CrystalDiskMark 進行測量並啟用寫入快取,測量時佇列深度為 64 (QD = 8, Threads = 8) 。假設為全新 (FOB) 狀態。為了效能測量用途,SSD 將會使用安全消除命令復原至 FOB 狀態。系統差異將會影響測量結果。 3部分儲存容量將會使用於格式化或其他用途,而無法用於資料儲存。1GB 相當於 10 億位元組。 4保固為原始購買日期起五年內,或寫入產品資料表中所公布的和產品 SMART 資料中測量出的最大總寫入位元組數 (TBW) 前(以較早者為準)。
-
TEAMGROUP MP32 256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高效能固態硬碟!
SSD最近跳水跳得很兇,不論是2.5吋的SATA介面版本或是M.2 PCIe介面,其實價格都越來越讓玩家感到高速大容量時代的來臨,畢竟想要系統跑得飛快、那挑一顆SSD就準沒錯!但是,怎麼挑呢?隨便點點兵、點到誰就買誰嗎?想要好貨又高C/P值,那倒是可以考慮一下Teamgroup十銓科技新推出的MP32系列囉! 最近Teamgroup一共推出了2個新的M.2 SSD系列,分別是採用SATA規格的MS30以及走PCIe介面的MP32系列,這次開箱的新玩具就是採用PCIe Gen 3規格的MP32系列,容量版本為256GB,好吧!來開封吧~ 其實在今年Computex 2018大展上面,這款MP32就已經展露過蹤影,現在是正式推出到市場上囉!包裝上仍舊是採用了紙質吊卡式包裝,維持環保概念不過度包裝、但設計上並不失產品的精緻與質感,有別於自家另一版CARDEA ZERO電競款的黑紅搭配色系,MP32系列採用了白色調搭配稍微有點Color風格的設計感,加上一折就可以撕開的快拆設計,玩家免用工具就可以輕鬆取出在包裝內妥善保護好的MP32 M.2 SSD了。 目前MP32系列一共推出了4款容量版本,分別為128GB/256GB/512GB/1TB,這裡看到的版本是其中的256GB容量,除了外觀上的藍色PCB之外,採用規格架構為M.2 2280、PCIe Gen3 x2 NVMe、符合NVMe 1.3協定,顆粒配置上則是採用了4顆Toshiba TA59G55AIV顆粒,單顆容量64GB、64層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並搭配上PHISON PS5008-E8-10主控晶片,提供玩家高達1500/800 MB/s的讀寫速度,另外也支援S.M.A.R.T功能與智慧演算法管理機制GC/TRIM指令、平均抹寫區塊、自動錯誤校正功能等,確保運作效率與效能的穩定發揮。 事實上如果仔細看一下就能夠發現到,在金手指前端有個空焊區,基本上那是快取記憶體的位置,至於空焊的原因則是因為定位上MP32走向高C/P值設定,雖然各規格上都是目前一時之選,但是針對這款系列中的128/256/512GB三款容量來說並沒有額外提供,如果是1TB的最高階版本就有加裝上快閃記憶體了,不過即便如此,並沒有因此有效能上的太大差異,這部分可以從下面的測試結果中得知。(官方說法是,這樣的做法反映在售價上,讓產品更能維持高C/P值的競爭力) 包裝的正面可以看到有特別標示了3年保固,背面則是有提供了MP系列的官方讀寫速度標示,以256GB版本為例,則是有讀寫1500/800 MB/s的速度,如果是1TB版本,讀寫效能可以再拉高到1550/950 MB/s。(1TB有加快取記憶體) 到底MP32 256GB的效能如何,也是要透過實際驗證才能得知,這部分就讓我們來上機實測就知道了。 按慣例,先來瞧瞧在CrystalDiskMark的測試表現,從實測數據中可以看到讀寫有1579.4/941.9 MB/s的效能表現,直接突破官方的1500/800 MB/s標示,這個成績已經是官方1TB版本的效能表現了。 換到在Anvil's的測試可以看到,讀寫分別有1350.92、873.72 MB/s的成績,評分有7397.68,這樣的表現已經勝過很多款同級的SSD產品了。 在AS SSD上面可以看到,讀取速度略比官方說的1500低一點點,但是寫入速度則是超出有一成的提升(10%+),IOPS也算不錯;至於Copy與Compression這兩項的Benchmark表現,也都相當不錯,ISO、Program、Game三項成績都突破1000大關,而Compression的線圖也算漂亮。(波動幅度還算工整) 大家熟悉的ATTO測試下,其實表現算不錯,讀寫分別有1563.7、927.7 MB/s的速度,也是大幅超過官方數據了,這樣的成績比較會令人期待同樣MP32系列中,具備快取的1TB版本效能應該可以更加超越官方標示的1550/950 MB/s的表現。 從TxBENCH的測試更是驗證了這款256GB版本的表現的確極佳,高達1587與942 MB/s的讀寫成績,PCIe Gen3 x2的表現在這款版本上算是拉高到一個高速的等級。 AJA的測試上則是偏向寫入速度較優的情況,讀寫速度分別為1376/893 MB/s,截圖下方可以看到讀寫的表現曲線圖。 在AIDA64的讀取測試中,則是幾乎快突破1500大關、邁入1600 MB/s的等級了,這對於玩家採用這款MP32時,實際運作下的表現是有極大助力的。 隨著對儲存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SSD的價格在不斷的調整下也逐漸的在市場上普及,跳脫SATA限制改採PCIe介面的玩家也越來越多,受限於SATA介面頻寬,轉投PCIe Gen3懷抱才是明智的選擇,從上面的實測可以了解到這次Teamgroup十銓新推出的MP32系列其實是貼合市場需求的版本,玩家可以依據個人對容量的需求來做版本的選擇,最大為1TB的容量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應該可以通通把一堆遊戲都裝進去了。 就規格面來說,MP32系列也符合目前的主流定位,透過PCIe Gen3 x2的架構以及NVMe 1.3支援,搭配上Toshiba TLC顆粒與PHISON主控,高達1500/800 MB/s的讀寫速度,事實上也讓玩家可以優游在高速的遊戲世界不卡頓了(當然前提要有好的顯示卡做搭配),官方也提供了3年保固以及150萬小時MTBF可靠度,還有高達超過200TB的資料寫入總位元數規範,這部分如果去比較一下同級產品就可以發現到,Teamgroup官方還是有用心在這方面的。(有的同級產品僅100萬小時MTBF、100-150TB資料寫入總位元) 至於大家關心的售價,目前官方建議售價為1,999元,按照慣例市場價格會再低一點,相較於目前256GB(240GB)的M.2價格也都破2,000元關卡的狀態下,應該實際在市場上選購的時候會看到更多的驚喜機會,這一點,依照Teamgroup對於玩家的不定期活動放送好康習慣,應該可以有很多機會入手才是。 廠商名稱:Teamgroup十銓科技 廠商網址:www.teamgroupinc.com 廠商電話:0800-821-688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SSD跳水跳不停、Team 1TB破盤殺出4,388元,限時手刀下單中
雖然這兩天下雨下的人都快發霉了,但是在家裡要是沒停水停電,泡遊戲、追劇跟逛網站、線上聊天還有看看直播主正妹也是個不錯選擇;雖然有點宅宅,但是好東西的破盤價格可不能不關注,目前2.5吋SSD的跳水價大概是一跳再跳,別以為跌破5,000元就已經很猛、趕著下單的朋友別急,現在已經進入到1TB(960GB)大約最低是4,700元左右價位了,今天那個24小時購物的又來個三跳價格,沒錯!十銓科技的L5 3D Lite 1TB SSD只賣4,388元,直接殺入最低價,缺SSD的朋友可以下單了。 L5 3D Lite系列採用的是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1TB版本算是這款系列的最高容量版本,在這系列的規格上面也是最優的,讀寫速度為500/480 MB/s,以2.5吋版本、SATA 6Gb/s來說,規格算是中規中矩,保固也提供有三年,以單價來說、1GB也才4.38元,比先前A-DATA的破盤價還要下殺一大截,雖然目前可以從原價屋看到SU650 960GB的價格也殺低到4,688元,但是仍是比這次24小時購物的網家要貴上300元大洋,這次的4,388超殺價可是來勢洶洶。 同場加映,先前有介紹過的L5 480GB版本,價格目前為2,188元,讀寫速度為470/420 MB/s,比1TB版本稍弱一些,先前小編還在講說,乾脆買2顆組RAID 0加速變960GB還比較便宜,結果現在十銓Teamgroup佛心大發,直接殺給大家了,小編鞠躬中。(下周可以直接殺破4,000元大關嗎?好心的廠商大爺~~) 對了,Teamgroup十銓科技在售後服務的部分還有個貼心之處,有需要更換貨品的時候,記得先打0800-821-688客服專線,到時候換貨完成時,官方會附上30元郵資補貼,雖然不多、但不無小補,也是廠商的心意,有需要的朋友別忘記了;對了,24小時購物的說只有24小時的特價時間,要下手的請趕快!(雖然有時候過了24小時之後還在繼續賣~~~)
最多人點閱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PLEXTOR M8PeY 256GB、512GB、1TB實測開箱,玩家級NVMe型PCIe 3.0 x4 SSD效能實測大作戰!
- 十銓T-FORCE CARDEA 1TB散熱片版本實測開箱,PCIe 4.0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 PLEXTOR M7V 256GB SSD實測開箱,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物超所值之選!
- 金士頓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PCIe SSD 480GB實測開箱,進階級固態硬碟中的玩家聖物!
- KLEVV NEO N610 512GB實測開箱,取代傳統HDD最佳利器SATA 6Gb/s固態硬碟!
- 金士頓Kingston HyperX FURY SSD 240GB實測開箱,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 PLEXTOR M6V 256GB SSD實測開箱,台灣品牌固態硬碟中的經典之作!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Crucial MX300 750GB實測開箱,3D NAND固態硬碟全面來襲!
- KLEVV CRAS C710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固態硬碟!
- ezlink Panzer IV-H SSD 128GB實測開箱,戰力十足的物超所值固態硬碟!